本網訊 8月15日至17日,由泛環渤海地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主辦,內蒙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和內蒙古師范大學聯合承辦的第十二屆泛環渤海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學術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天津大學元英進,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一級巡視員榮昌平,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山西醫科大學校長解軍,內蒙古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軍以及泛環渤海地區9省(區、市)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和秘書長出席會議。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6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專家學者與研究生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解軍、張軍分別致辭,指出泛環渤海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學術研討會已成為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希望專家學者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學會和各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加快泛環渤海地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展、促進國家生命科學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本次大會以“人工智能時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展望”為主題,設置了特邀報告、大會報告、學術報告及研究生論壇等環節,共安排報告37場。報告內容涵蓋學科前沿、交叉領域進展以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天津大學元英進,中國農業大學郭巖,中國科學院動物所高飛,上海交通大學呂東平分別作了題為“合成生物學及應用”“植物響應鹽堿脅迫的研究”“Cell fate determination of mouse adult leydig cells”“植物天然免疫中泛素化調控的雙重角色:抑制與激活”的特邀報告。吉林大學王迪、山東大學肖鵬、青島大學王建勛、吉林大學李全順、首都醫科大學鄭君芳、內蒙古大學杭潤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王世立、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禾立春作了大會報告。在研究生論壇環節,來自吉林大學、山西大學等7所高校的13名研究生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展示。會議收錄論文摘要58篇。
閉幕式上,大會頒發了研究生論壇優秀報告獎,并舉行了學術交流會旗交接儀式。
會議開幕前,召開了泛環渤海地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和秘書長聯席會議,確定河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為下屆承辦單位,并圍繞學會發展定位、理念以及會徽(Logo)征集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會后,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內蒙古師范大學生物標本館。
圖文: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編輯:劉燕榮
初審:劉燕榮 復審:云樺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