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21日至8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示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共有8門課程入選,包括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線上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門、線下一流課程3門和虛擬仿真一流課程1門。這是我校繼首批、第二批共11門課程獲國家級認定以來,在國家級課程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至此,我校國家級“金課”總數達19門,彰顯了學校以課程改革為引擎,深化教學創新、賦能教師發展、夯實立德樹人根基,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成果。
內蒙古師范大學獲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名單

自2019年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出臺《內蒙古師范大學一流本科行動計劃(2019—2022年)》,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為核心抓手,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強化專業內涵建設與特色發展,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取得了較好成績。
強化專業筑基,夯實學科支撐。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形成了“崇教、重文、強理、拓工、興藝”的高水平學科發展體系。現有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包含全區唯一的教育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2025年入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試點院校(全國師范院校唯一),成為“鑄牢”研究的國家級力量。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8個,自治區一流拔尖培育學科4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8個,有教育部和國家民委等省部級科研平臺56個,為一流本科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80個招生專業中,師范專業47個,占比58.7%。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2個,其中師范類專業18個,覆蓋基礎教育所有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其中師范類專業5個。國家級及自治區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各1個,均為師范類專業。
鑄就育人高地,擘畫發展藍圖。學校已完成18個師范類專業的二級認證,數量居全區之首。旅游學院(金通民航學院)于2021年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名單,是自治區唯一一所入選首批現代產業學院的高校。2021年6月《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推廣學校師范生“雙選”實踐教學改革經驗做法,同年該成果入選自治區改革優秀案例。學校17項成果獲2022年自治區教學成果獎,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量均居全區高校首位。2023年獲批自治區級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明安圖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2024年圓滿完成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推進新時代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學地理教學設計》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兩部教材被推薦參評國家級“十四五”規劃教材。學校出版《語文教學論》等26部教育學二學位系列教材,影響廣泛。《中學數學教學設計》等17部學科教學設計新形態教材,充分彰顯了學校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師教育教材一體化建設的新理念,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與時代價值。2024年12月,《中國教育報》以《內蒙古師范大學創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題,報道學校“六有、六創、六帶動、六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創新模式。近五年,在各類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和學科競賽中共獲國家級獎項260項、省部級獎項311項。
強化就業機制、提升育人質量。充分發揮書記、校長“一把手”引領示范作用,校院兩級同向發力,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工作理念,持續推動“就業質量攀升工程”,打造“全過程就業育人”體系,充分發揮“校院工作一體化”模式,聚焦培養關、服務關、協同關,多措并舉全力推動“政、企、家、校”協同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初步形成了抓“高質量就業”有行動、抓“訪企拓崗”有機制、抓“跟蹤調查”有成效、抓“招就聯動”有措施、抓“就業育人”有特色的“五強化,五推進”工作格局。
深化數智融合,興教強疆育人。立足教育強國建設規劃和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在全區率先出臺《“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行動方案》,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為北疆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引擎。2024年12月,《基于“內師在線”平臺的人工智能教學管理新范式》獲評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屆數字教育示范案例活動的優秀案例。2025年1月,《中國教育報》以《內蒙古師范大學以數字化賦能高質量人才培養》為題,報道我校數字化教育教學建設經驗。學校重點實施《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行動方案》,以“內師在線智慧教育管理平臺”為核心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科教學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功能為支撐,重點推進微專業、AI課程、數字教材,著力實現“通識+專業+實踐”AI課程矩陣培養模式,深化數智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數智化教育”改革體系,持續優化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為邊疆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的北疆新篇章。
圖文:教務處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云樺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