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24年,我校共獲批4項國家級重大項目。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1項及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1項,覆蓋歷史學、民族學、邊疆學、國家安全學及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標志著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邁上新臺階。另有2項202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獲得滾動經費支持,為我校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持續保障。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深耕理論創新
我校吳忠良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申報的《海外重要滿文檔案文獻收集與整理研究》成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該項目聚焦散存于海外的滿文檔案文獻,通過系統性收集、整理與數字化保護,填補清代邊疆治理與民族關系研究的一手資料空白,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歷史依據。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我國社科領域最高級別項目。2024年度,全國立項總數326項,內蒙古自治區立項1項。
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服務國家戰略
我校李樹林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申報的《中國歷代北疆治理與國家安全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該項目以歷史學、邊疆學跨學科視角,系統梳理中國歷代北疆治理經驗,提煉邊疆安全與發展的歷史規律,為新時代邊疆治理體系和國家安全戰略提供學術支撐。2024年度,該專項全國立項30項,內蒙古自治區立項1項。
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推動文化傳承
我校楊玉成教授主持的《科爾沁史詩的數字化整理及活態生成機制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項目依托數字技術對科爾沁史詩進行多模態記錄、整理與數據庫建設,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體系,探索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創新范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數字人文動能。作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支持項目,該類別重點資助學術領軍者開展前沿探索,為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提供了創新性示范。
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彰顯學科優勢
我校設計學院王赫德副教授牽頭申報的《共鑄中華:內蒙古特色工藝美術作品巡展》獲批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獲批經費115萬元)。項目以內蒙古傳統工藝美術作品為載體,通過多地巡展、數字展覽與互動體驗,展現多民族交融共生的藝術智慧,推動中華文化符號的傳播與認同。
近年來,我??茖W研究堅持面向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動高質量的有組織科學研究。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創造優良的科研環境,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特色,不斷提升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與水平,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科研處
編輯:劉燕榮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