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報》2025年3月19日第7版以《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黨建與業務融合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題報道我校文學院黨建與業務融合相關工作。
全文如下:
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黨建與業務融合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推進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工作,以“一統領六聚焦”的黨建工作思路,扎實推進中文學科專業建設,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一、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把牢方向、鑄魂育人
筑牢政治建設的制度根基。學院黨委堅定不移地確保學院發展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也是學院黨建工作的首要準則。黨委會明確政治學習定位,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強化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修訂完善《文學院黨委會議事規劃》《文學院黨政聯席會議重大事項實施辦法》,從制度上夯實政治引領的堅實基礎。
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內涵。講黨課,使師生黨員深刻理解黨紀內涵和嚴肅性;舉辦讀書班、集中學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研討交流,促進師生黨員分享學習心得;加強警示教育,使師生黨員深刻認識到違反黨紀的嚴重后果;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提升學習的生動性等。多維度框架有效引導師生黨員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創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堅持守正創新,探索思政工作模式。進一步推進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化,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打造思政教育主陣地。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育人號”上發布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動態和成果,提升學院思政工作影響力,激發教職工榮譽感。
二、聚焦“一融雙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創新:培育優秀人才。學院支持青年教師參加高級別大賽,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筑牢根基。一名教師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二等獎,獲得自治區文科組一等獎。扎實推進課程建設,改進教學條件,為提升教學質量打造“多維引擎”。
研究生培養與學科建設協同:培養學術先鋒。常態化舉辦學術沙龍、博士論壇、名家專題講座等,為研究生學術成長搭建“智慧平臺”。在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各專業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的基礎上,鞏固第五輪學科評估成果,挖掘學科發展的“潛力寶藏”。
文化熏陶:豐富文化載體,溫暖人心。優化“院史陳列室”“文瀾廳”“黨員活動室”“教工之家”“心理咨詢室”等,打造“人文之夜讀書會”“初心杯學術論壇”“經典誦唱”“中華經典誦寫講”等校園文化品牌,凝聚師生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三、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突出學科專業貢獻力
開展群眾教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學院黨委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將其貫穿學院事業發展始終,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
開展宣教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內蒙古師范大學)等協同合作,聯合中央電視臺拍攝《家園中國——跟著書本去旅行(內蒙古篇)》,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自治區教育部門語用處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實施“典耀中華,文潤北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承辦自治區提升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的師資培訓。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交往交流交融。“說好普通話”在線開放課程已開設9個學期,吸引了自治區內外累計1.96萬人選課,選課學校達到23所,公眾學習者所屬學校累計147所,互動40.73萬次。開展“同語同音 語潤童心:推普活動”,宣傳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四、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豐富課程思政建設維度
構建課程思政體系:全方位育人。語言類課程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古代文學等課程著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當代文學課程注重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課程著眼于堅定學生文化自信,語文教育類課程圍繞師德和教師情懷展開,繪制出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地圖”。
課程思政嚴肅活潑:描繪育人底色。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創立“課暖北疆”課程思政品牌,“中國現代文學(一)”數字化課程的瀏覽量近30萬人次。在“三省一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聯盟2024年度會上,黨支部書記黎秀娥作題為《析出水中之鹽——圍繞“中國現代文學”思創融合的分享》的主題發言。
五、聚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學科專業優勢
與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黨總支開展“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內涵,賡續中華文脈”黨建共建活動;組織師生參加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的“中華古籍保護文化志愿服務行動·內蒙古行”活動;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古籍展研修’主題黨日活動”;協同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內蒙古師范大學)舉辦“典耀中華 賡續文脈”第六屆中華經典誦讀大賽;與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舉辦系列文化主題活動,如“您好,東坡先生”“北疆少年趣學文化·微觀青銅”等,激發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六、聚焦教育強國、教育強區建設,強化育人理念
推動師范生培養改革:創新育人模式。將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師范生培養改革方案,恢復教研室制度,實施公開課制度,推進全課程教學設計,完善各專業實踐教學大綱,推動實踐教學課程化,為師范生培養打造“創新引擎”。
學科建設與科研創新協同發展:提升學院競爭力。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一體化推進黨建工作與學科建設共同謀劃、共同發展。支持優勢項目,恢復創辦《語言文學》學術集刊。主動服務國家和自治區戰略需求,精準把握科研創新“指南針”,凝練科研方向。
七、聚焦黨建品牌建設,賦能師生共同成長
學院黨委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黨建品牌建設,賦能師生共同成長。教工第一黨支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黨建品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了師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第二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順利通過驗收,獲評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教工第二黨支部“聚焦承擔,傳遞快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微黨課黨建品牌,展現了學院優良師德師風。研究生黨支部“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黨員形象分析及教學展示”黨建品牌,培養了研究生的課程思政能力。本科生黨支部“黨建帶團建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服務”黨建品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社會責任感。
未來,學院黨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發揮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教育強國、教育強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 韓彥斌 黨委副書記、院長 陸有富)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