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教育廳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文化與旅游廳、科協等部門共同舉辦全區“奮斗的我 最美的國”示范宣講團校園巡講活動,邀請北疆楷模、最美教師、科學家、紅色場館講解員、英烈講解員等18名專家組建宣講團,分三組赴全區13所高校,覆蓋所有盟市開展校園巡講。目前,已成功舉辦4場示范宣講活動,累計覆蓋師生千余人。

10月8日,示范宣講團第一小分隊來到內蒙古師范大學舉辦專場報告會。

活動現場,6位新時代先進人物的代表以自身豐富的閱歷,從不同角度講述革命戰爭故事、教書育人故事、青春奮斗等故事,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有理想高度、思想深度、人生厚度、情感溫度的“思政盛宴”。

自治區教育家精神宣講團成員、內蒙古大學教務處負責人許晉以《何以為師》為題,講述了優秀教師典型事跡,并分享了自己“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從教經驗。她希望新時代教師,要有傳承師道榮光、明確教育擔當、譜寫教育新篇章的堅定信念和決心。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強化責任擔當,真正擔負起為祖國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

自治區科普宣講員、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劉艷以《小種子大夢想》為題,通過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禾下乘涼夢”故事,帶領大家回顧了袁隆平一生所取得的成就、貢獻和榮譽。她號召青年學子秉承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把認真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轉化到學習中去,以科學家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和潛力,從大局著眼,從小事做起,保持純粹,初心不改,不辜負時代的重托和國家的厚望。

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張瑞軍以《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為題,講述了長征中的主要軍事和政治斗爭,及長征精神的基本內涵和現實啟示。號召全體師生牢記、學習、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自治區紅色場館宣講員、烏蘭夫紀念館助理館員史靜以《草原上永不褪色的旗幟》和《三代筑綠夢 生態耀北疆》為題,通過講述烏蘭夫同志組建草原文藝演出團隊“烏蘭牧騎”和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的國營新華林場第一代治沙造林職工賈克明三代人接力治沙的故事,展現了永不褪色的烏蘭牧騎精神和內蒙古各族兒女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扎實筑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的生動實踐。

自治區科普講解員、自治區大數據中心正高級工程師苗曉峰以《大數據時代》為題,為同學們科普了“什么是數據”以及當代大學生與數據的關系。互聯網時代,數據無處不在。他希望同學們能樹立數據意識、建立數據分析思維方式、樹立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意識,牢記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的底線,牢守個人安全7道關。

自治區英烈講解員、呼和浩特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和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科科長陳卓以《走向深藍》為題,講述了烈士海軍航空兵毛豆的父親和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王偉的故事。她希望,廣大師生學習英烈精神,不僅僅要了解其先進事跡,更要從中領會英模的精神內涵,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以英烈精神為標桿,將其發揚光大,使其成為我們的一面旗幟,引領我們砥礪前行,闊步邁向新征程。

報告會上還舉行了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之《崢嶸歲月紀念冊》贈書儀式。《崢嶸歲月紀念冊》由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出版,編印了全區20位老戰士和10位著名英烈事跡,為傳承紅色基因、豐富高校思政課內容提供了精神食糧。
現場師生紛紛表示,此次宣講既有理論闡釋、又有鮮活故事,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今后將以榜樣為鏡,向先進看齊,以實際行動弘揚新時代精神,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
來自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山丹街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官兵、南門外小學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各學院的師生代表200余人聆聽了宣講。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內蒙古教育發布”
編輯:管嘉藝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