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7月20日,“翻譯活動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學術研討會”在賽罕校區文史樓二樓1號會議室召開。此次研討會由我校主辦、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承辦,旨在探討翻譯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借鑒的價值。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60余位學者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景劍峰,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主任、翻譯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科技史研究院院長馮立昇分別致辭,一致表示,翻譯和科技史兩個研究領域的結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之間的科技知識和信息,為各自的研究領域提供更加準確、深入的背景和依據支持。此次會議的舉辦,是深化翻譯領域研究工作、推動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必將為相關研究領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力推動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
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史和科技翻譯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翻譯活動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涉及中國典籍外譯活動、科技翻譯活動、漢學家翻譯活動等多個專題。
圖文:科學史技術研究院
編輯:劉燕榮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