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7月29日,“珠算與中國商業技術遺產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文史樓1號會議室召開。此次會議由內蒙古師范大學主辦,北京用友公益基金會、中國算盤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傳統工藝研究會、我校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共同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珠算心算協會、中國算盤博物館、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新竹清華大學、日本四日市大學、河南省封丘縣科協、內蒙古師范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等60余人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內蒙古師范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景劍峰,中國經濟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魏明孔,日本四日市大學關孝和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小川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所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張柏春,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秘書長趙相翼,中國算盤博物館研究員趙云章,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教授、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郭世榮等分別致辭。開幕式由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院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馮立昇主持。
此次會議圍繞傳統珠算及中國商業技術遺產兩個方面展開。與會專家學者緊密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10余場精彩的報告,并開展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報告結束后,馮立昇作了會議總結。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關增建致閉幕辭。
中國古代商業技術源遠流長,成就卓著,留存下來許多珍貴的技術與文化遺產,是中國人民智慧和創造的直接反映。其中,珠算既是中國傳統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商業技術遺產,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創造,伴隨著商業發展的需要而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應用,成為元末至明清時期最為流行也是最為重要的計算技術。這種計算技術經世代傳承,在商業和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01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次會議及相關學術交流活動,不僅為相關領域學者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對于豐富中國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促進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圖文: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編輯:管嘉藝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