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校科學技術史研究院代欽教授專著《中國數學教育通史》于2024年4月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代欽教授20余年來對中國數學教育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約稿,作為上海市重點圖書出版發行。
《中國數學教育通史》共12章、76萬字,在宏觀上構建了中國數學教育發展的框架,在微觀上通過一些典型案例闡述相關觀點。該書主要具備以下特點:從中華文化思想和教育傳統的角度考察中國數學教育發展史,并注重內容的系統性、研究的科學性和創新性;注重學術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相結合。這部專著的出版對中國數學教育史研究有積極的學術價值。書中的數學教學案例和數學教育思想對當今中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中國數學教育通史》扉頁有38套珍貴數學教科書和雜志的彩照,其后是代欽教授的寄語“獻給恩師科學史家李迪先生”。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周向宇院士為本書的出版題寫寄語,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和著名數學史家李文林先生為本書作序。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向宇為該書寄語
中國古代數學言約旨遠、博大精深。商高以“既方之”“折矩—積矩”“環而共盤”等思想與方法證明了勾股定理,思想豐富、系統、深刻,開啟了定理證明之先河。中國是世界上數學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國古代數學對現代數學有源頭性、根本性貢獻。
中華民族是擅長數學的民族。中國古代數學對華夏文明包括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都做出卓越貢獻。中華文化從根基上推崇數學。中國傳統文化除了人文國學,還有數學國學。人文國學的奠基者們以數學思想闡釋其核心人文思想。國學經典中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
中國數學的探索、應用及教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孔子教“六藝”,當然包括教數學。古時先賢們接受數學教育,對數學有深入認識。劉徽、秦九韶等曾指出,古者以數學“賓興賢能”,對數學“所從來尚矣”,可見古時曾高度重視數學教育。
以此祝賀代欽教授《中國數學教育通史》出版。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序文節選
代欽教授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數學教育史,先后出版了《數學教育史》《中國數學教育史》。現在即將出版的《中國數學教育通史》,更是全面地梳理和研究了從中國古代文明以來的數學及數學教育。數學教育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數學教育通史》的出版,對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數學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著名數學史家李文林序文節選
通讀代欽教授所著《中國數學教育通史》,合卷第一感覺是:一部為教育而歷史的扛鼎之作。
這是一個意義重大而又艱巨復雜的任務,本書作者勇敢地擔當了這一任務,完成了自新石器時代直至民國后期中國數學教育發展的系統歷史重構,揭示、闡發了中國傳統數學教育的優良因素并論述了其對當今數學教育的現實意義,這可以說是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代欽把攝影與研究工作聯系起來,在本書前言中深有體會地說:一個優秀的攝影師用老式相機也能創造出令人陶醉的攝影作品。代欽教授本人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攝影師”,他已經貢獻了許多優秀的作品,相信這部《中國數學教育通史》,一定也會為廣大讀者和當前的數學教育事業帶來一抹陽光!
圖文: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