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5月27日,由內蒙古師范大學主辦,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內蒙古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2024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北疆民族服飾傳承與創新(蒙古族、達斡爾族)”“胡仁烏力格爾”研修班開班儀式在盛樂校區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朝戈金,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公茂果,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麗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內蒙古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敖其出席開班儀式。相關部門、學院負責同志參加開班儀式。

朝戈金對文化主管部門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對非遺傳承保護發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并感謝非遺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他指出,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離不開非遺,離不開傳承人和專家學者的智慧、經驗和實踐。希望傳承人和專家學者在理論學習和交流實踐中不斷提升對非遺的認識,提升技藝水平。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匯聚合力,共同營造非遺保護工作的良好局面和文化氛圍。

公茂果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北疆民族服飾傳承與創新(蒙古族、達斡爾族)”“胡仁烏力格爾”研修班的舉辦,對于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思想,提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增強傳承活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機活力,加強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文化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各位學員珍惜本次學習機會,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學有所創,為提升自治區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整體水平,激發自治區非遺工作的活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突出貢獻。

張麗輝講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特別強調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非遺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希望參加研修班的各位傳承人再接再厲,守正創新,不斷豐富傳承內涵,擔起保護傳承非遺的重任。

開辦儀式結束后,朝戈金、公茂果、張麗輝及相關負責同志共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內蒙古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成果展廳揭牌。
“北疆民族服飾傳承與創新(蒙古族、達斡爾族)”“胡仁烏力格爾”研修班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北疆民族民俗文化和曲藝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的研修為目的,非遺處與內蒙古師范大學精心籌劃課程設計,聘請跨校、跨學科的專業師資以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授課,旨在提高學員業務水平,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出貢獻。
據悉,本次研修班為期一個月, 共有來自全區各盟市推薦的50名代表性傳承人及從業者參加。培訓內容包含理論講授、參觀學習、實操制作、經驗交流和匯報展演等。
圖文:科技處(社科處)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