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1月24至26日,“口頭傳統與音樂表演——跨學科對話”學術研討會暨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科爾沁史詩的數字化整理及活態生成機制研究”開題匯報會在我校舉行。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海龍,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副主席海山,內蒙古師范大學副校長賈美林,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上海音樂學院蕭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范子燁,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朝格吐,長江學者、內蒙古師范大學民族學與人類學學院納日碧力戈,內蒙古師范大學扎格爾,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常務副主編齊琨,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呼日勒沙,內蒙古民族大學蒙古學學院寶音套格套,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吳扎拉濤,江西科技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哈斯巴特爾等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科爾沁史詩的數字化整理及活態生成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我校楊玉成教授就項目的研究計劃進行了匯報。中央民族大學朝克吐、上海音樂學院徐欣、中國音樂學院齊琨分別以“新世紀胡仁·烏力格爾研究成就、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展望”“為表演‘記譜’——音樂表演民族志視覺化描寫的方法與意義”“音樂表演中的‘疊寫’——胡仁烏力格爾流派演唱風格生成研究”為題作了主旨發言。

本次研討會聚集了民族音樂學、人類學、民俗學、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等跨學科領域的48位專家學者,圍繞科爾沁史詩的整理與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器樂表演及形態、口傳音樂的表演與生成機制、傳統音樂的傳承與傳播、口頭傳統的跨學科研究等五個議題展開學術研討。
期間,“史詩音樂工作坊”和“古樂新韻——內蒙古民族音樂專場音樂會”順利舉辦,海青少布、七山、金鋼、胡日勒巴特爾、包成格樂及包銀龍等具有代表性的史詩傳承人展示了《道錫巴拉圖巴特爾》《阿勇干森德勒巴特爾》《十方圣主格斯爾英雄傳》等科爾沁史詩的經典選段。布林、巴彥保力格、扎格達蘇榮、白連喜等多位藝術名家,德力根其其格、蘇雅、木其樂、額爾敦蘇等中青年音樂藝術家,以及著名游牧音樂樂隊奈熱組合,圍繞民歌與器樂兩方面奉獻了精彩演出。
圖文: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