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如下: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傳播推廣”,為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的創新傳承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豐富北疆文化內涵建設、助力北疆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多彩民族服飾之花綻放北疆文化之園
“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傳播推廣”項目全面展出了內蒙古地區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諸如巴爾虎、布里亞特等蒙古族各部33個部分、66套服飾以及頭飾、佩飾、帽子、長袍、坎肩、靴子和與之相對應的刺繡紋樣等共528組造型,是一所集大成的數字民族服飾藝術庫。
服飾文化是生活在內蒙古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藝術寫照,是北疆文化中有關民族融合的最生動的現實表達。項目將服飾藝術復原圖、服飾藝術繪畫、服飾實物標準圖等進行深度藝術加工,生動呈現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價值,讓這支多彩服飾藝術之花綻放在北疆文化藝術的瑰麗花園中。
數字賦能打造智能化、品牌化、平臺化推廣模式
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重要要求,內蒙古在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持續進行區域特色的典型探索。項目不僅將數字化作為民族服飾藝術展示的手段,更以智能化、品牌化和平臺化作為開發理念,打造從源頭創作到傳播推廣的全鏈條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化整合。
項目創新使用移動端展示和基于MR混合現實可移動數字方式,創新豐富民族服飾信息,以更直觀、生動、立體的呈現方式,將高居殿堂的藝術之花遷移到尋常百姓的“移動花園”。在傳播推廣角度,項目采用傳統民族服飾互聯網web端線上展廳、傳統民族服飾手機端App展示以及傳統民族服飾MR混合現實可移動數字展示復合數字化方式,以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集成傳播全面對標、高水平實現了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要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活起來”。
多元聯動夯實傳播交流推廣實效
為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項目充分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旅廳、博物院、展覽館等自治區文化事業單位作為項目傳播推廣協同主體,建立多元聯動機制,共策共舉線上線下精品展覽。依托自治區大型文化產業活動平臺,項目舉辦了3場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展覽活動,持續釋放傳播推廣效力。2023年6月,作為第二屆草原設計藝術節精品項目盛大亮相;7月,參展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會,作為數字特色展覽受到社會各界好評;12月,亮相在內蒙古展覽館舉辦的“一帶一路數智北疆藝術展”,立足數智賦能為傳承弘揚北疆文化交出一份來自藝術創新的時代答卷。
科創藝術融合助力北疆文化內涵具象闡釋
項目是內蒙古推動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響應與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具象闡釋,更是北疆文化打造的一次藝術踐行。
傳承發揚內蒙古傳統民族文化,為北疆文化內涵豐富、傳播交流提供新的內容、開辟了新的數字化手段方法,項目實現內蒙古民族地區服飾傳統文化藝術、價值內容與數字技術的新形式、新要素完美結合,以更具象的形象、更生動的表達和更強烈的體驗闡釋了民族融合與民族大團結。業界專家表示,國家藝術基金“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傳播推廣”項目客觀上實現了助力北疆文化品牌凝練打造,共促民族文化創新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未來。
來源: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