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校設計學院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互鑒融通 交相輝映’——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傳播推廣”,精取內蒙古地區傳統民族服飾中高藝術價值內容,結合數字技術新形式、新要素,推動傳統文化傳播推廣,促進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實現了內蒙古地區“數字+創意+文化”的創新融合,成為開拓數字賦能北疆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和新典范。

“‘互鑒融通 交相輝映’——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數字傳播推廣”項目通過數字化服飾藝術復原圖、服飾藝術繪畫、服飾紋樣矢量圖、服飾實物標準圖、服飾裁剪圖等藝術表現方式,有效呈現出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價值。項目創作展出了包含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和蒙古族各部在內的33個部分的服飾藝術,總計858條服飾信息,并使用移動端和MR混合現實可移動數字展示方式,實現了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的集成傳播,同時還積極探索“互聯網+展陳”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推廣新模式,推動文化藝術、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讓優秀文化資源借助數字技術“活起來”。

項目通過實施建設數字創意展示平臺、開展系列線上活動、召開專業化研討講座等舉措,有效推動了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的在線展覽和學術、行業交流,提升了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項目在擴大文化交流傳播的同時,承襲內蒙古數字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發展的集結優勢,積極探索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路徑,與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內蒙古展覽館充分合作,共同探索數字創意平臺的資源轉化與深度開發。


下一步,項目將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擴大傳播交流推廣作用影響的同時,持續推進內蒙古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的數字化、設計化、產業化轉化提升,讓北疆文化藝術在數字賦能、科技創新的時代洪流下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圖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