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16日至18日,由西北民族大學主辦,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西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承辦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在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新村校區順利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西藏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的近8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西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玉蘇甫江致歡迎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朝戈金,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敖其,《民族文學研究》原主編湯曉青等專家學者分別致辭。開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多洛肯主持。

此次會議是西北民族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黃河是中國文學藝術的重要發源地,黃河流域的非遺文化和民間文學也是夯實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文化命題,來自黃河流域的專家學者們緊緊圍繞會議主題,從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等角度展開了多話題討論,旨在推動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研究,鞏固民間文學的研究陣地,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圖文: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內蒙古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