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9日,學校組織退役大學生協會和國旗護衛隊赴內蒙古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初心使命”清明祭英烈活動。

烈士陵園內,紀念碑巍然矗立,師生列隊肅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舉行祭掃儀式。祭掃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激昂的旋律在蒼松翠柏間回蕩,同學們沉痛默哀,回顧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辛奮斗的革命歷程,深切緬懷為民族和人民解放、為保家衛國壯烈犧牲的英雄烈士。禮兵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紀念碑敬獻花圈,同學們依次在英名墻前獻花,用鮮花寄托哀思,立志要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將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轉化為前進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4月2日,學校組織受資助學生前往烏蘭夫紀念館,開展“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活動,通過詩朗誦、敬獻鮮花、參觀學習等形式,在紅色足跡中感悟信仰力量,在緬懷先烈中砥礪青春志向。

清晨的烏蘭夫紀念館莊嚴肅穆,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同學們整齊列隊,默哀致敬,深切緬懷為民族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我志愿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鏗鏘的誓言回蕩,是新時代青年對歷史的回應,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跟隨講解員,同學們走進展館,泛黃的手稿、斑駁的物件、珍貴的影像資料靜靜陳列,無聲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這些鮮活的紅色記憶,不僅再現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更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先烈們用生命書寫的忠誠與擔當。大家紛紛表示,將永遠銘記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策馬揚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系列活動將思政教育從教室延伸至歷史現場,以具象化、代入感的方式激活紅色資源生命力,讓紅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年血脈。據悉,學校將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持續打造新時代思政育人新高地。
圖文: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邊建平 終審: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