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值此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內蒙古師范大學慶祝第39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在賽罕校區音樂廳召開,隆重表彰2022—2023年度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崗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工、從教30年教師以及光榮退休的教職工。自治區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俊威,黨委書記李樹林,黨委副書記、校長張軍,黨委副書記張海峰,黨委委員、副校長宮箭、斯欽,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吳愛華出席大會。全校副處級以上干部、各學院教師代表、新入職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大會。大會由張軍主持。

李樹林代表學校向全校廣大教職工、離退休老教師以及未來的教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教師和同志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致信,充分肯定了廣大教師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做出的重要貢獻,深刻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賦予了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范院校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師生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托,加大對教育家精神的宣傳研究闡釋,把弘揚教育家精神貫穿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范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全校師生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勤奮學習、躬耕教壇,為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應有貢獻,使學校成為祖國北疆培養強國之師、研究強教之道的重要陣地。

李樹林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致信精神和“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教師節主題,與參會師生分享了幾點體會。第一,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我們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師。師范大學的老師,是“育師之師”,承擔著“以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的獨特使命,必須把師德作為最高標準,始終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時時處處當好師者的標桿、教育的楷模、社會的表率。第二,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我們要始終堅持師范立校。要胸懷“國之大者”,緊扣民族工作主線,聚焦師范主責主業,堅決把辦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最大特色、核心優勢,一以貫之強師范,努力培養具有牢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優質師資,成為培養大國良師的北疆師范教育高地。第三,人才是第一資源、根本優勢,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才強校。要一如既往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學校發展全局的戰略位置,全面實施人才引育提質增效行動,齊心協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第四,發展是第一要務、時代主題,我們要始終堅持擔當作為。要大力實施“晉位升級七大行動”,打造一流學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搭建一流平臺、引育一流隊伍,希望全校教職員工繼續發揚團結拼搏、愛校敬業精神,勇于創新、開拓進取,為學校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軍在主持時表示,學校經受的每一次考驗、取得的每一份成績,都匯聚著各個崗位、各條戰線的付出和努力。今后,希望全體教師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希望全體教職員工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中來,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偉大事業中創造新的業績。

張海峰宣讀了《內蒙古師范大學關于表彰“2022-2023年度突出貢獻個人”的決定》《內蒙古師范大學關于表彰從事教學工作30年教師的決定》《內蒙古師范大學關于2022-2023年度梁曉燕等同志光榮退休的決定》。

全體教師在會上莊嚴宣誓,用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彰顯了師大深厚的師范底蘊和師者風采,表達了堅定投身教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表 彰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實踐證明,教師強則師大強,學校的每次進步、每項成就、每個榮譽,離不開所有師大人的不懈努力,凝聚著廣大師生的智慧和汗水,傾注著大家的熱情和奉獻,此次受到表彰的教師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突出貢獻個人”代表、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包永勝,“從教30年”代表、音樂學院肖英群,“光榮退休”代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恩和巴雅爾分別作了交流發言。



表彰大會結束后,“最美內師人”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專場音樂會重磅上演,用歌聲表達了對廣大教師的美好祝愿:祝全體教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圖:韓占文
文:劉燕榮